關注我們
4008-060-618公司地址:廣州市番禺區南村鎮市新路103工業園生產基地:廣州市番禺區南村鎮市新路北段325號
留言
富華智能科技 版權所有 ? CopyRight (2020-2022) 粵ICP備16097240號
2017年,地震監測預報基礎進一步夯實,震災風險防范能力不斷提升。全國完成農村民居抗震改造約191萬戶,惠及800余萬人;創建完成國家和省級防震減災示范城市示范縣16個、國家地震安全示范社區377個;與保監會共建地震風險與保險實驗室。全年地震保險保費8484萬元,保額415億元。
中國地震局局長鄭國光介紹,過去一年,國家地震科技創新工程和地震人才工程全面啟動,組織實施“透明地殼”“解剖地震”“韌性城鄉”“智慧服務”四項科技計劃;設立人才專項資金,實施地震人才工程,已支持89名青年人才開展國際國內訪學研修。力爭到2020年,地震科技總體水平達到發達國家同期水平;到2030年,步入世界地震科技強國之列,確保2035年基本實現防震減災事業現代化。
“我國地震災害人員死亡風險仍居自然災害之首。地震監測預報預警能力不高、城鄉抗震設防水平總體較低、防震減災服務供給不足等問題,對經濟社會發展潛在威脅不斷加大。”鄭國光說,全力推進新時代防震減災事業現代化建設,要注重政府、行業、社會多元治理主體作用的協同發揮,形成合力,并將其貫穿于防震減災三大工作體系建設之中。
鄭國光表示,2018年,中國地震局將啟動國家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建設,盡快形成破壞性地震預警和烈度速報能力;全面實施地震信息化戰略,推進物聯網、大數據、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應用,加強地震網絡安全設計,發揮信息化在防震減災事業現代化建設中的基礎作用;強化科研院校、部門、地方和企業等創新主體的特色和優勢,探索啟動若干協同創新中心、聯合實驗室建設,支持地震科技創新重點任務,大力推進地震科技創新工程。
富華科技VR+科普,富華科技地震科普館,具有普及地震知識,增強青少年抗震減災、自我保護意識,提高應對地震等突發事件的能力,以地震作為主題。在該項目的策劃中我們采用了一些高科技的展示方式,以增加小屋的知識性、趣味性、參與性、互動性,令人耳目一新。由于它集成了影視技術、光電技術等現代化展示手段,從而使地震體驗館小屋在展示內容和形式上作到了起點高、科技含量大、富有時代特色。